咱们有些人可能质疑:说“阶级”这个词,又土又老,还影响团结!
那么我今天就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它的意义所在。
我们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来念念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你看,宪法第一条就出现了“阶级”一词。
这是咱们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俗称“党章”,我来念念总纲第一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那么来考虑一个问题:如果“阶级”一词都过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也过时了?如果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阶级斗争都不存在了,那中国共产党是否应该存在?
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主义
老修正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不再提或漠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相当激烈的阶级斗争。他们借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从文化、教育、综艺、舆论方面刻意回避或者混淆“阶级”一词,反而大力鼓吹与国际接轨,争做欧美跨国公司的在华代言人(俗称买办),实际上不过是放任资产阶级思想对无产阶级的进攻。
前苏联等国无一不是因思想混乱而垮台的。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写的《苏联解体亲历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在书中他明确表示,“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阶级斗争观念,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这句话确实说到了要害处。
正是阶级斗争的理论,才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正是阶级斗争的存在,决定了共产党组织的存在并发挥领导作用。
正是阶级斗争的存在,决定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抛弃阶级斗争观念,是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致命因素。
是否坚持阶级分析,是检验是否真正共产党员的核心标准。
0到1的意义远大于1到100
改革开放40多年,事实上是开国元勋封妻荫子的40多年。自农村人民公社被强制解散后,广大农民作为一个阶级被强制赶出了历史的舞台,从此工人阶级失去了自己坚强的战友和后盾,知识分子失去了自己再造的父母和老师,只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国际资产阶级展开合作,但他们的立场是很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只是一起瓜分了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而广大农民却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农民工,间接地为土地流转和资本下乡扫清障碍,要知道1975年的宪法明确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
不要跟我提补贴,只要是个农民都知道,现在的种地收益是负的,离开了集体、离开了阶级,他甚至连农具也租不起!因为他没有讲价的实力,更不用说参与政治了,连活着都费劲!
不要跟我提科技,咱们现在谈的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工具,毛主席讲:“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更何况基础科学已经100多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了,现在全世界还在吃着前苏联解体的红利呢。
我们现在重提内循环,请问这“内循环”是哪个循环,指望农民兄弟兜经济的底,请问农民有地位吗?有钱吗?大量的毕业生和下岗员工如何安置?现在还能“上山下乡”吗?指望资产阶级解决就业吗?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怎么发钱?如果是化短期债务为长期债务,推迟的问题或许是更大的问题?如果最终还是我们的国企来兜经济的底,这有意思吗?好了谁了?还要把国企玩崩吗?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毛主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当今西方话语体系下所谓的“经济衰退”,正是旧有蛋糕瓜分完毕,新的掠夺尚未形成。
而社会主义下的真正危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匹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甚至本来是人民内部矛盾也转化为了敌我矛盾。
最后,我们的部分党员,不谈阶级,只谈利益,甚至唯GDP论,连自己的敌人和朋友也搞不清楚,这是极其危险的。吃着社会主义的饭,却砸着社会主义的锅,必将受到人民的唾弃!